有人說,路是人走出來; 有人又說,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; 走了好久,走好了長路,我回頭一瞥, 才發現走了又長又迂迴的冤路。 走路的,那裡會有休息。 只有坐車的,才有息休。

星期四, 6月 14, 2007

CEO教你上一課





續談東莞見聞,老實說,去了兩天一夜。

我表姐夫一家招待我們到過的地方,就只有他們的萬呎工廠和千餘呎大大宅。

我去完東莞,有好像沒有到過東莞的感覺。

妹子聽後,猶幸自己沒去。

參觀了他們的鞋底加工廠,看著兩百工人對著車間流水式工作著,後面站了一個空著雙手的班長監察他們。

以為是參觀懲教署的犯人工場。

表姐夫貴為老闆,我問他,平常有甚麼工作要做?

他套著國內特色字詞,絮絮不休說起:我平日尋找投資商機(炒樓、炒股票)、有時候到北京、上海處理業務、有時跟廠裡的高層作一些思想教育工作。

然後他又跟上海來的表哥說起自己如何一步步致富的經歷。

我一九八零年出來深圳,我爸幫我買了一張五元火車票以及給了我一塊,我姐給了我五毛,我自己有三毛,

我帶著一元八角就來深圳。做了第一份工作,發了薪,有九塊錢,已經很高興。

賺了錢就儲起來。

一九八八年,他認識了從上海來打工的表姐,那時他已經時廠長。他說,他有三千塊錢。

同鄉打工之中,錢,他最多。

那年月,過年夠一家人穿吃用,也只需三百塊。

他說,他是農民的兒子,能在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之中,搶佔到今日的位置,確實不賴。

他的國際化思想,來自他的台、日、韓國籍老闆教曉他。

有一個道理,值得分享。

每個人都有優劣,但你能包容多少人呢?

你能包容十個人,你可以當個組長;你能包容五十人,你可以當個班長。

你能包容二百人,你可以當個敷長;你能夠包容一千人,你就可以當個總經理。

說明白,氣量跟成就打著的,是正比關係。

1 則留言:

lafa 說...

上廠也不找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