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說,路是人走出來; 有人又說,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; 走了好久,走好了長路,我回頭一瞥, 才發現走了又長又迂迴的冤路。 走路的,那裡會有休息。 只有坐車的,才有息休。

星期五, 3月 23, 2007

咖哩土魷

這日記是聽著陳奕迅的《黑擇明》,邊寫的。

昨天三口子到酒樓飲下午茶,三人坐四人圓臺,由於大家有些貌合神離的關係,侍者以為我們兩臺客,幾乎要開立兩張點心卡。

自從媽從上海回來,就對著家嘮嘮叨叨,問長問短,我心情就沒好過。

她每天都關心遠在幾千公里上海的家鄉事,她每天都得管一管。

最後卻連一頓正常,有菜有肉的菜也做不好。

全賴在這個每天還要工作的爸身上,一家之主每天燒菜、洗碗,竟然半句怨言也沒有。

耐力是常人不及,如是我,早就爆了。

想到此時,侍者剛奉上咖哩土魷。

一瞄。「嘩!阿姐,這碟土魷唔係縮水都得過份呀?」

阿姐聲大夾惡,只答了幾個數字就頭也不回走掉,她說:「$5.8」

如果正價大點的咖哩土魷要$10.8。下午茶大中小點一律特價$5.8,但就要縮水一半以上的話。

不如乾脆寫明「大點半份-半價」。令想多吃咖哩土魷的人,直接點兩份。

這一晃,就明白勞工處早前為甚麼有二十二間經濟困難的酒樓需要監察著。

星期四, 3月 08, 2007

呢份工

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人的工作都有永遠克服不到的困難,解決不到的問題。

社會上不是也有一些永遠準時上下班,工作不用思考,返一日等於一千日,返工等放工的工作嗎?

我從來不嫌棄做什麼工作,從前做麥記、跑速遞到現在這一份,我也是抱著曾特首一樣「做好呢份工」的心態,而工作態度我也不賴。

只是對於懶音問題,我已經筋疲力竭,經過名師甲乙丙丁一人一句、一人一套的指點,妄想自己是集百家之大成。

最後竟然沒有達到任何一家的要求。

想到這,就真的想放棄了。練習也練習了一年多,讀好了的,都已經讀好了,剩下盡是些彆扭字。

我想沒人像我這樣瘋狂,洗澡時練字、坐車時練字、走路時練字。整天中文字就在我腦海裡飛來飄去。

如果這是如來神掌,老早練出了萬佛朝宗打死了所謂的名師甲乙丙丁。

不是這行人,就應該不吃這行飯。

做好這份工,不如做好下份工好。

教我如何不煲水




前幾日,付出了人生迄今最多的金錢,學人去「煲水」,最後用兩日時間,蒸發了六千多元。

上了人生寶貴的一課,當然要做做筆記。

本人覺得股屎,其實主要由資金推金,記得讀股屎書教,股價若要比現價再升多一倍,就需要比原本大一倍的資金推動。

因此資金流向成為大市原動力。資金流向視乎兩個因素:匯價和利息。

如果本港市況波動,應先留意全世界借錢最平的日員匯價有冇因為加息而轉強(之前的日本議息會議都有留意有沒有加息,今次沒有,唉)

同時留意本港同業拆息,有否突然被抽高至四厘二水平,因現隔夜拆息應該只是三厘八九左右。

另外美元匯價亦值得留意,因為要提防有人將股票套現後轉成美元暫存本港,以造出沒有資金流走的假象;
而有人亦會利用此機會進行Carry Trade(套利活動),carry trade應該要等到下年半美國有機會減息,拉近港美息差才會減少。

大屎講完,到講自己的幼稚散戶行為。

戒炒小股,投資不應該太集中不要問、只要信的「小股」。小股不能多入。

戒急功近利,不可以連今個月的人工也用來炒股票,
導致最後還是要在熊市時急急放售蝕本股。無錢就不入股。

戒月尾放貨,因接近期指月結,其相關活動通常推低大市。

戒市場盤入貨,等不及跌就追貨,就像燙手山芋拋過來,自己受雙手去接。買好股不如等好價。

新股可以抽,決定了短炒就要短炒,不留過夜。賺幾百就幾百。大貪會蝕。

檢討完畢。

此課程全期一堂,學費五千五百,上課時間不定,隨時而習之。

星期日, 3月 04, 2007

「在職窮人」


財爺公布下年度財政預算案後,社會上突然多了「在職窮人」新詞。

窮人要救助,多數是因為連基本生活條件都滿不了,他們才需要救助。

古今社會觀念一直相信只要窮人有工作、就不愁沒兩餐。

但香港社會,在職窮人,仍然屬窮,簡直震古鑠今,百詞莫辯。

與其在職窮人,不如離職窮人,實實際際當份拿綜援過日子好,起碼不用日日做十二小時,還是要吃鹹魚青菜。

低收人家庭,月入少於四千元,零四年,本港有十九多萬戶。

「做極都唔夠食」成為他們的「工作經驗」。

這低收入人士,包括一眾保安、清潔、速遞等非技術、知識行業職位。

解決貧窮問題,有人說要效法國際社會,訂立貧窮線,幫助貧窮線以下的人,以免他們窮完一代又一代,窮足幾世。

貧窮線應該怎樣訂?

也有人建議,貧窮線訂在綜援金額水平,讓人一看便知,實得工錢(扣減出外車費後)比貧窮線低的,一概做不做都是三十六。

這做法甚至有效解決實行最低工資問題。

以後願意出來工作的人,盡是些在香港未住夠七年,及羞於認窮的硬漢子。

但問題又來了,在職窮人少了,在家窮人就真的多了。

這問題應該怎樣解決?

To be continued.

星期四, 3月 01, 2007

《無間道風雲》

《無間道風雲》奧斯卡成為大贏家,原裝港產片《無間道》一樣沾了一份光。
電視新聞訪問二分之一導演兼三分之一編劇麥兆輝感受,他說,對港產片起鼓舞作用。
嚴謹一點分析,是對港產劇本起鼓舞作用,亦告知大家,劇本因素有多重要。

記得兩年前的麥兆輝、劉偉強有線訪問。
「麥」一邊哆嗦著片商不是,說片商看了他們一二三集的《無間道》,最後只願意買下他們第一集的版權。
究竟一二三集,哪一集好看?片商自然知道,傻瓜才會買下三集版權。
到頭來,「無間道」這部戲得獎後聲名大噪,麥兆輝當年侮氣的態度,今天當他坐在自己天台的沙發上接受傳媒訪問時,態度已經一百八十度轉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