昂坪市集上的「與佛同行」、「靈猴影院」兩個景點,是僅餘、也是獨家的賞佛景點。
像是為了配襯「寶蓮寺」而衍生出來。
「與佛同行」內在目的原意不俗,釋迦牟尼佛出身的故事為主軸,但硬件配套接不上。
進場大家戴上耳機聽廣播,戶外的一棵膠老樹發聲說導言,然後屋簷突然噴灑露水,營造淨身感受,還好手電沒有外露,未見佛家,眼鏡卻被噴得朦朧一片。
走進一個影院,以為可以安坐下來,選了好位置,看了像迪士尼似的「釋佛」動畫上半集,門突然打開,大伙兒又要走進另一個場館,再看餘下半集(這次好像是企的)。
終於又放映完了,職員又帶著大家走進一條羊腸管道,牆上掛滿了猶如「知足常樂」、「莫生氣」的一牆紙佛偈道理。
職員又請大伙兒抓起一塊寫滿「wishes」的膠樹葉投進管道盡頭一棵發光膠矮樹。
矮樹吃了樹葉,像接收到大家的願望,燈不停閃著,當我想把膠樹葉塞進「投葉口」時,才發現「投葉口」待修,又得走到另一邊投放。
只見媽媽念念有詞,認真讀著牆上的佛句;投「葉」後,又雙手合十拜膠機樹。
誠佛突然變成拜機械膠樹,佛教科技化,令人覺得拜佛,還是隔壁山頭的「寶蓬寺」那尊巨型青銅佛令人信賴。
景點不過是景點,色即是空、空即是色。
「靈猴影院」已經不想提了,未去的,請花錢做一趟冤大頭,明白「遊客」的價值。
有人說,路是人走出來; 有人又說,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; 走了好久,走好了長路,我回頭一瞥, 才發現走了又長又迂迴的冤路。 走路的,那裡會有休息。 只有坐車的,才有息休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